九乡风景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境内景区规划面积167.14平方千米,是由高原构造隆升、岩溶水文地质作用与河流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为典型的洞穴景观和峡谷景观类型,是以溶洞景观为主体,洞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名胜区。有被称为“史前奇观”的古海洋微生物化石——叠层石、生物喀斯特(亦称生物造礁奇景),有洞外峡谷、洞内瀑布、边石湖群、地下广场大厅等多种水文地质奇观及多层洞穴景观。有的是国内罕见的绝景,有的是世界地质学教科书上从未有过的实例,因而备受国内外名家的赞誉。专家们认为:九乡溶洞群拥有上百座大小溶洞,为国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洞穴群落体系,类型齐全,风格多样,被誉为“溶洞博物馆”。
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建设情况
九乡风景区自1989年10月1日对外开放以来,始终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建设原则,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多形式、多层次开发建设景区。
1991年8月,新建九乡宾馆,于1992年2月投入使用,
1993年12月,修建九乡旅游索道,于1994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1994年,对景区大门进行改建。
1996年6月,修建游客聚散广场、商业区,于1997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1996年10月,修建商饮楼,1997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1999年8月,修建观光电梯,于2000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0年3月,修建游船闸坝,于2000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0年8月,拆除洞内钢梯游路,修成永久性混凝土游路。
2005年4月,新建星级厕所,于2006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8年10月,完成景区内民房的拆迁工作。
2009年4月,新建立体停车场,于2010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9年4月,新建游客中心,于2010年1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9年9月,对景区外围及洞外片区进行绿化美化,共栽种各种乔木1200棵、灌木400棵。
2011年10月,新建九乡民俗风情美食街。
云南九乡峡谷洞穴国家地质公园规划发展计划
九乡的未来发展,将走出一条“旅游小镇——地域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产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坚持有效利用优势资源,充分彰显地域特色,努力把九乡建设成为厚重文化、精致空间、优质环境、清欣生态、品质生活为一体的精品旅游景区,建设成为立足昆明辐射云南、面向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的喀斯特旅游胜地。
构建“大九乡”文化旅游经济圈
高水平规划、全方位策划,谋划将九乡打造为以休闲、康体、度假、养老、动漫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力求实现九乡从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影视动漫复合型文化产业转变。
文化产业与旅游互动发展
积极打造文化功能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将宜良的节庆活动安排在九乡民俗风情美食街;建设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老街道,力图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牌形象和文化竞争力,把民族节庆、民族文化、民族建设、民族民间工艺融入到旅游产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