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海埂大坝上一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兴奋地讨论着。其实,近日,昆明滇池里的确来了不少海鸥,不过,这两天飞来的不是红嘴鸥,而是住在青海湖和新疆一带的棕头鸥,红嘴鸥需要再等一星期左右才可以看到。
尽管与前几日相比,气温下降了不少,但是仍能看到不少鸟儿在滇池水面纵情地飞翔。“现在滇池水面大部分都是白鹭、赤鹭,也有不少是棕头鸥。”
白鹭是一种夏候鸟,每年4月份从东南亚飞到昆明避暑,10月份左右飞回去过冬,但是这几年很多白鹭都留在昆明不回去了,而棕头鸥早在9月份就飞来昆明了。
来昆明过冬的棕头鸥,当时粗略地统计了一下有30余只,现在还在陆续增加。棕头鸥与红嘴鸥是同一个属种,因头部羽毛为棕红色而得名,体型比红嘴鸥略大,普通人不容易分辨清楚。“棕头鸥翅膀部位有个特别醒目的白斑,这是棕头鸥和红嘴鸥最大的区别。”
棕头鸥的繁殖地主要在青海湖和新疆一带,而红嘴鸥的繁殖地主要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由于距离较近,通常情况下,棕头鸥总是比住在西伯利亚的红嘴鸥先一步到达昆明。“按照以往的观察,飞来昆明过冬的棕头鸥数量仅相当于红嘴鸥的1%—2%。”
只要草海中的红嘴鸥幼鸟达到总数的20%,就说明红嘴鸥的先头部队已经从西伯利亚飞回来了。“红嘴鸥的幼鸟尾翼末端一般带黑色,而成鸟则是全身雪白的。”
从2007年至今,红嘴鸥先头部队抵达昆明最早的一年是在去年,即10月13日,最晚的一年是10月25日,与去年相比,已经推迟了4天,一般说来,红嘴鸥飞到昆明的时间在18-20日。“按照以往的规律,今年红嘴鸥应该在一星期以内可以抵达昆明。”
为什么去年红嘴鸥的来昆时间比往年早?对此解释说,每年,昆明市鸟类协会都会给新来到昆明的红嘴鸥戴上脚环,经过查看,有不少红嘴鸥所戴脚环都是两到三年之前戴的,证明其已经往返昆明好多次了。“由于往返的次数多了,路也熟了,花在来昆路上的时间也就缩短了不少,所以也就提早到了。今年比去年推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路上遇到天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杨明表示,每年来到昆明的红嘴鸥有3万只以上,除了红嘴鸥外,来昆过冬的其他候鸟的种类有130多种,比如,骨顶鸡、绿头鸭、斑嘴鸭、家燕等。
在海埂大坝附近停靠的一艘小船上,我们发现有三四只红嘴鸥正在悠闲地散步。“这些红嘴鸥都是往年留下来的,因为年老飞不动,所以留了下来。
每年都会有一两百只老红嘴鸥留在昆明,主要集中在滇池外海。
红嘴鸥具有很高的警惕性,且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所以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红嘴鸥的去留。按照以往规律,红嘴鸥一般是先到滇池外海,再到草海,等数量达到1万只以上后,就会飞到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