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抡起劈天大斧,茫茫混沌,从此开天辟地。一轮红日缓缓从东方升起,照亮了这个新生的世界,也照醒了从远古荒野里走来的灵魂。他们在太阳下载歌载舞,在咚咚咚的鼓声中敲开了世界之门,敲响了大地生灵最华美的乐章--《云南映象》。
《太阳》、《土地》、《家园》、《火祭》及《朝圣》五个华丽的篇章共同构成了《云南映象》这台大气磅礴的原生态歌舞剧,从片头的《混沌初开》到尾声《雀之灵》,全剧意境或激昂勃发,或神秘悠远,或空灵飘逸,在一幕幕的交换中上演着这个大地上最美丽最神秘的传说。
在《太阳》篇章中,红日里尽情舞蹈的人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传达出世界最初的狂野和热情,一句句从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呐喊,一声声铿锵有力的鼓声,每一次或轻或重的撞击,每一次或高或矮的腾跃,都在诠释着生命最强劲有力的勃发。人们从原始的蛮荒中醒来,在这片新生的大地上载歌载舞,在太阳温暖的普照下敲起有力的太阳鼓,唱起欢乐的歌谣,庆祝在这片土地上开创的幸福生活,场面激情澎湃、雄伟壮观。
太阳是生命之源,土地亦是生命的根。我们在土地上劳作、生活、高歌,在大地的怀抱中生息繁衍,建立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土地》和《家园.》中,各族少女穿着艳丽的服装,通过优美的舞蹈在欢乐而自然的音乐中向观众展现了他们在土地上建立幸福的家园,在土地上勤劳地耕作、生息繁衍,表达了他们对土地的向往和崇拜,对家园最自然的眷恋和热爱。嘹亮纯洁的欢唱,男女同欢的共舞,生命的传承,展现了人类对生命最纯洁的敬仰,体现了人类生命最原始的欲望与狂野。
熊熊大火燃烧着生命的光芒,也映红了每一张虔诚而庄严的脸。人类的文化景仰源于图腾,火是人类最初的膜拜丰碑。为祭火神甘愿献身少女,身袭一身如火燃烧的红衣,在如血的烈焰前翩翩起舞,没有犹豫,没有哀伤,她用优美的肢体传达着灵魂深处最后的宣泄,用平静的舞姿释放着生命最后的光芒。她的无畏,她的决绝,她的坦然,在如血的大火里,燃成了生命最绚烂夺目的色彩。
信仰永远是生命最高深也最坚决的向往,任何凛冽的寒风和暴雪都阻挡不住朝圣者的脚步。生命的虔诚和呼唤,永远在远方朝拜的圣殿里召唤着内心深处的灵魂。朝圣的道路是艰难而寂寞的,朝圣者的脸庞却是神圣而坚毅的。躯体的磨难是灵魂的锻炼和洗礼,死亡则是灵魂在朝圣路上最光荣的归宿。深沉缓慢的低音,悠远空灵的藏式长调,白雪飞扬的茫茫征途,在朝圣者的身后构造了一片纯净而神圣的天空。玛尼石归向玛尼堆,正如在尘世漂泊的灵魂皈依信仰的殿堂,洁白的哈达献给了玛尼堆,也把纯洁和灵魂献给了自己的信仰,圣洁而完满。
月的气息永远带着一份飘逸和唯美,无论是少女在月光下轻舞欢唱的甜美情歌,还是孔雀在月色中孤芳自赏的独舞,都在优美的韵律中透着一种安详和静谧。月光下歌唱的人们是欢乐的,她们的歌声清脆如山涧滴泉,起伏如波涛翻涌,带着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喜悦,在如水的月光下萦绕回旋。在月色下开屏独舞的太阳鸟,带着几分寂寞,几分神秘,在悠扬却又流淌着淡淡忧伤的音乐中尽情伸展着自己的群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唯美而孤傲。
《云南映象》是一篇华丽的歌舞巨作,将原生态的歌舞与现代舞台结合起来,集传统与现代、原始于文明、狂野和幽逸、自然和文化为一体,展现了云南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自由、欢乐的生活。《云南映象》取得如此震撼的效果和成就,与杨丽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不要说她在这台歌舞剧前期所做的努力光是她在舞台上的优秀表演,也让《云南映象》美得难以言语。而我个人认为,《云南映象》有如此震撼效果,更在于它的“原生态”。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歌,原创的乡土民族舞蹈,真材实料的表演器材,非专业的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舞蹈演员,特色真实的民族服饰,真人真唱,不加修饰,只与现代的舞台表演艺术稍加融合,把云南是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和自然和谐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然去雕饰”。那是用自然和生命激发出来的力量,是灵魂深处的舞蹈。看完《云南映象》,我久久不能言语。因为这世上,真正美的东西不是你看到的让你大声赞扬的东西,而是让你的世界喑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