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共有244位摄影发烧友参加,提交作品3000余幅。单个“梨花”主题引来3000多幅作品参赛,这在相同类型的主题摄影比赛中,属参赛选手多、参赛积极性高的摄影赛。
花期只有十多天
但激发灵感无数
梨花开放的花期短,给予选手拍照创作的时间也紧张。呈贡吴家营万溪冲万亩梨花盛放的花讯2月29日在本报发布,同日呈贡吴家营街道与本报联合举办首届梨花节摄影大赛的开赛消息发布。其间花期只到3月10日左右,只有短短十多天,摄影创作时间也只有短短10天,这给机友们创作佳作带来一些困难。
花期虽短,但宏大的万亩梨花形成的花阵、花山、花海,却给机友们带来了灵感,拍出让人兴奋的佳作。一等奖《城市的后花园》,以呈贡新区大学园区高楼为背景,映衬万溪冲的花海和万溪冲村居,加上高天流云,构图和色调几近完美。难怪评委、呈贡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明说,“这才是有呈贡的特色,既是新区、又保留着呈贡吴家营宝珠梨之乡的特色,真正是城市的后花园”。
梨花开放的万溪冲,突然在周末遇上了一小阵春雨。空气隔外清新,梨农分外喜悦,摄影师在万溪冲花间村道上,偶遇两位老农互致问候,老农担着担子,拖拉机上载满了从地里收回的枝桠,笑脸与梨花相呼应,平常而温暖。
每一朵梨花都是美的,面对万溪冲万亩梨花,如何来发现美、传达美就很考人。摄影师的创作,让人们再一次发现万溪冲梨花之美。上百年老梨树勃发的生命,堆雪一样的半山梨花半山云,请来美女花间舞,约来亲友花下逢。梨农耕作之美,市民赏花之乐,梨花桃花相呼应的万溪冲,在这个春天留给人们深刻的记忆。
这是一场多赢的盛会
万溪冲花事不断精彩连连看
本次摄影大赛发起者、吴家营街道党委书记贾小双说,这些作品给人们留下了今天的万溪冲梨花美景。万溪冲在城市化建设中,会建设都市农庄,应该会变得更美好,但万溪冲万亩梨花可能无法全部保留,摄影师创作的这些佳作,今后将用于制作吴家营的宣传展板,也完全可以做成展览。如果万溪冲的花农们见了,会发现他们创造的美的生活,会换个眼光和角度来看自己的生活。
通过举办梨花节和梨花节摄影大赛,宝珠梨之乡万溪冲也更有名气,市民对万溪冲和吴家营更多了一层了解。万溪冲是呈贡宝珠梨之乡唯一剩下的最后一片宝珠梨基地。这里背靠梁王山生态保护区,面向呈贡高校片区和市政新区,万溪冲的万亩宝珠梨与马金铺和松茂的部分梨园连成了片,是呈贡规模最大的宝珠梨基地。而万溪冲所属的吴家营街道,今天是呈贡新区的中心城区,域内有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交职学院等5所高校落地。这里的仕林街是呈贡新区最早的美食娱乐商贸一条街。
昆明无处不飞花,昆明人爱花,爱赏花,圆通樱潮、金殿山茶、西山玉兰都是赏花处。万溪冲万亩梨花,也吸引了昆明市民、呈贡新区居民,最热闹的周末,数百辆小轿车带来了2000多人流,挤得万溪冲交通为之堵塞。
5月中下旬,万溪冲的早桃可以采摘,七八月份,万溪冲的宝珠梨可以采摘,本报将及时发布果讯,告知爱采摘的昆明人采摘时间。秋冬季还可以到万溪冲拍摄红叶,梨树的叶子并不亚于香山红叶、经霜红叶,拍婚纱照也是一绝。
请54位获奖者5月14日起至5月26日,到昆明市丹霞路都市时报热线部领取证书和奖金。咨询电话5353000。本次大奖共设一等奖2000元1名;二等奖1000元3名;三等奖300元20人;优秀奖30人,奖金100元。
●获奖者感言:
一等奖《都市后花园》得主卫光辉:
这个城市的后花园让我震撼
卫光辉是一名杂志社摄影记者,从事摄影10多年时间。看到《都市时报》上的大赛征稿文章后第二天就去了,但遗憾的是没有找到。第二天问清路线又去了。
“当越野车将我拉到村子后山半山腰的时候,我非常震撼!感慨昆明还能有这样的城市后花园!”卫光辉说,他去过很多地方拍摄,从来没有拍过万溪冲这样大片的梨花。他是抱着为所有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留住梨花美的心情去拍的。那一天拍得很认真、拍得很多,但一点也不累。
最后他说,他要感谢报社给所有昆明人找到了一个欣赏梨花的地方,也希望昆明多有几个这样的都市后花园。
二等奖《今年收成会好吧》得主阚蓉:
明年花开我还要去
“万溪冲很漂亮,明年我还要去!”这是阚蓉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虽然没见到人,但能听出来电话那头是个热情、开朗的女子。
她说,她是做财务工作的,摄影只是业余爱好。那天去万溪冲,远远就看见一个挑着柴火的村民从满是梨花的山上下来,穿着青布衣服,很自然地跟开着三轮摩托车的老乡打招呼,画面很真实。于是,就一直用长焦镜头跟踪拍摄很多张,最后选出一张参赛。她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这样的情景难觅踪迹,能在离昆明这么近的地方拍到这样的场景也是一种幸运,感谢时报!
二、三等奖获得者彭建明:
第一次投稿就获奖了
彭建明的作品《梨园月升》和《映像梨园》系列组照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从事城建工作的他已经玩了十多年摄影。“平时一般拍些资料照,有空时和朋友到外面拍着玩。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没想到还真得奖了!”得知自己获奖,彭建明既惊讶又兴奋。
“当时看到都市时报举办摄影大赛,就和两个朋友相约去了万溪冲。”彭建明用“震撼”形容自己初见万亩梨园时的心情,“大片梨花,还有姿态各异的百年古树,很是壮观。”
彭建明和朋友原本打算拍下落日时分的梨园,“我们赶到万溪冲的时候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当时天很蓝。”彭建明端起相机,透过梨花枝拍下了《梨园月升》,月如银盘,花立枝头,作品散发着古典温婉的气息。
彭建明以前拍过梅花,“梅花的树形、花型和万溪冲的梨花有着相似之处,所以选择了用小品的形式拍摄这组照片,营造中国古典美的氛围。”
二等奖获得者朱明:
恶劣天气下也能抓到美景
同样获得二等奖的朱明是韶山小学的体育老师,他的作品《花开万溪冲》从高处俯拍万亩梨园,繁花遍地,美不胜收。
这幅照片对于朱明来说来之不易。朱明去万溪冲的那天正好赶上阴天,可是平常上班,只有这么一天空闲时间,他斟酌一番,还是硬着头皮出发。
“从来没有去过万溪冲,我骑着摩托车一路找着过去。”当朱明找到梨园时,就被壮观的花海吸引。“这么壮观的美景,要找个高地才能将梨园的风情展现出来。”
“骑车来梨园也是明智的选择。”朱明在梨园中四处绕行,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一处理想的山坡。选好位置,摆好设备,这时候原本阴沉的天空也配合着散开乌云,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梨园中,一幅梨园胜景由此而来。“幸好当时硬着头皮也去了万溪冲,拍照5年多,最大的收获就是坚持,恶劣的天气情况下也能抓到瞬间的美景。”
朱明之前的作品也曾多次获奖,但是,通过报纸投稿,是份新鲜的经历。“我去拍照时,也遇上不少摄影爱好者。大家在同一个地方,拍摄同一个主题,还可以借助报纸这一平台,看到其他人的好作品,对自己摄影技术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提升万溪冲文化层次
呈贡吴家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贾小双说:“我是一个摄影业余爱好者,对万溪冲也很熟悉,但是当大赛挑选出来的700幅照片一张张放在我面前时,我还是很感慨:万溪冲很美!很有味道!下一步,我们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加强工作,提升文化层次,加强各方面的服务工作,让这次摄影大赛成为助推我们城市文明、乡村文明的动力,让这座城市后花园成为昆明人经常去的地方,成为昆明人经常不去就想念的地方!”
10天征集3000张照片十分罕见
“十多天就征集到3000余幅参赛作品,在摄影比赛中实属罕见。”本次“花开万溪冲”摄影大赛评委之一、云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李一波在评奖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而且参赛作品不只有量,质也不差,水平都较高,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万溪冲的梨花美景。”
在李一波看来,参赛作品中表现人文景观的作品质量都不错,“树下拉车的老牛、骑车的少女,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在风光照片中也有不少出彩之作。“风光摄影多是靠天吃饭,但是摄影爱好者们也花了许多心思,找到了刁钻角度展现万溪冲的风光。”
摄影节带动当地旅游发展
昆明市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陆江涛, 对于吴家营街道办事处以文化产业带动旅游发展的思路极为赞赏。“都市时报和吴家营街道办举办这次摄影大赛,对当地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有很大提升,对旅游产业发展能起到带动作用。”“花开万溪冲”摄影大赛举办以来,万溪冲游客数量大大增加,不仅有摄影爱好者前往万溪冲,不少赏花市民也蜂拥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