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十二美景之一的海印池周边“佛灯朗耀映娑婆,梵音谆谆醒迷津”。第十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点亮心灯”传灯祈愿法会在普济禅寺渺渺梵音中拉开序幕。
千年古剎普济寺圆通殿(即观音殿)前信众济济,恭敬站立,按序接灯传灯,海天佛国沉烛光闪烁,沉浸在金色琉璃中。 传灯有薪火相传,光明不断的含义。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普济禅寺方丈道慈大和尚为传灯法会致辞,他希望藉灯灯相传,光光互照,让观音慈悲传遍世界,甘露法雨洒遍全球。随后传灯活动开始,剎那间,普济寺及山门外海印池周围,千灯万灯共放光明,七宝阶前光影璀璨,海印池边灯光五彩十色,恍若琉璃,不但蔚为壮观,还营造出海天佛国、琉璃世界的光明彼岸,体现了观音道场佛光普照的宏大气势。
2000余名善信手捧象征光明和智慧的莲花宝灯传灯,默默许愿,缓缓绕行,由大圆通殿从东西两侧一直蔓延到普济寺外,绕着海印池,分别经过永寿桥和瑶池桥,然后从御碑亭折回并经八角水亭回到普济寺的大圆通殿。莲灯捧在手里,如兰似桂沁人心脾。看着那微弱的火焰,感受着掌心的温暖,人们的脸上慢慢浮现出温柔、宁静、虔诚的神色。凉风袭来,烛火摇曳,忽明忽暗,每一位捧灯的人都慌忙用手心呵护烛火,如同呵护对美好生活最真挚的向往。众人寄语“平安吉祥”、“合家安康”,祈祷国泰民安,希望能抛弃自己心中的万千烦恼,令心里充满智慧和光明。
在当天的传灯队伍中,来自台湾寻根团的320位僧众和居士特别显眼。他们都是台湾南海观音普陀山寻根之旅团成员,这次到普陀山旨在传承普陀山观音法门,弘扬观音“同体大悲”精神,加深海峡两岸佛教界和民间友好交往,增强台湾佛教界和民间信仰对普陀山观音道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居士王先生和夫人拉着手,一起传灯,深深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他说台湾佛教的法脉主要源自大陆汉传佛教,台湾的观音信仰主要源自普陀山。自己是第一次参加传灯法会,最大的心愿就是家人平安,合家团圆。手捧莲灯,听着安宁的念佛声,觉得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洗涤自己的心灵,心头所有的阴影都渐渐远去,留下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