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积极创新机制,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整合文化资源,以民族文化为特色、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双胞胎为卖点,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节暨哈尼太阳节“,向世人亮出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靓丽名片。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经济相结合,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全县旅游景点不断增加。除北回归线标志园、碧溪古镇、双龙烧烤城、太阳广场、月亮广场、金马通关等景点以外,已建、拟建、在建的双胞小镇、双胞文化园、哈尼文化展示中心和提升改造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不断丰富旅游景点。境内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墨江县进一步开发旅游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文化资源不断开发。哈尼叙事长诗《洛其洛耶与扎斯扎依》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哈尼原生态歌、舞、乐(六集)走进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歌舞史诗《阿迷车》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庆典期间隆重推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文化丛书》、《墨江文博》编撰出版,用哈尼语译制了《缉毒队》等三部电影并在墨江县首映,哈尼族”一歌、一舞、一剧“全面完成。
宣传推介不断深入,文化旅游品牌得到提升
墨江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册等媒体,通过成功举办八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参加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文化旅游宣传周、旅游景区(线路)推介会、旅游洽谈会和举办丰富多彩的“旅游黄金周”、墨江文化旅游产品宣传、特色商品展销、旅游景区(线路)的推介渠道等方式,宣传推介逐步向多层次、多样化迈进,旅游商贸营销不断走向成熟,墨江知名度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提升,游客不断增多,加快了墨江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墨江的步伐。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含量的增加是旅游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墨江县紧紧抓住底蕴厚重独特的“哈尼文化”这个根本,坚持挖掘资源,寻求优势,抓好结合,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良性互动发展,高层次推进产业发展,加强哈尼文化研究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结合,把哈尼族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节庆文化、饮食文化、民间艺人绝技等按市场化手段物化出来,融入项目开发建设之中,突出比较优势,不断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含量,逐渐形成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营造了浓厚的旅游氛围,改善了旅游环境,潜移默化中昔日的过境旅游变成了过夜旅游、综合消费旅游,有效提升优秀哈尼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县实际的特色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