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肉是藏族待客的佳肴。又叫猪膘肉,是云南滇西北及与四川接壤地区普米族、纳西族、藏族和傈僳族的传统腌腊制品。香格里拉地区无霜期短,气候寒冷,猎杀后趁隆冬时节气温较低时加以腌制,成品红白相映,香气扑鼻。色香味似宣威火腿。全猪腌制后可保存2-3年不味、不变质,在云南的腌制品中,工艺精细首推此猪。食时,从上而下酌量割食,吃法多样。
其具体制作方法是:将宰杀后的猪刮毛洗净,开膛取出内脏,剔去骨头。然后撒上用花椒、胡椒、草果、盐等调制的佐料面,还要抹上烧酒。用线把刀口缝好。在猪耳朵里各塞上一个核桃,在猪鼻孔里也各插一根粗细刚好能塞严鼻孔的小木棍。放几天之后,取出木棍,灌一些盐水进去,再塞严木棍。 同时在针线缝合处涂上一些核桃油。如此反复数次后,就可放在火塘篾笆上熏或晾在房头,等到干了之后即成一具完整的琵琶肉。 一般情况下,头年腋制的琵琶肉要到大年三十晚上才食用。由于腌制方法复杂,存放时间较长,所以其味道非常可口。
藏族待客的佳肴。又叫猪膘肉,是云南滇西北及与四川接壤地区普米族、纳西族、藏族和傈僳族的传统腌腊制品。这一带地区无霜期短,气候寒冷,猎杀后趁隆冬时节气温较低时加以腌制,成品红白相映,香气扑鼻。色香味似宣威火腿。全猪腌制后可保存2-3年不味、不变质,在云南的腌制品中,工艺精细首推此猪。食时,从上而下酌量割食,吃法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