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特产、民族风俗,到过云南滇东北的人都会说:“曲靖韭菜花,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除是地方特产而出名外,它还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沾益小粑粑,是地方农村男女青年定亲的礼物。它送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箩筐,多则上百个,少则七八十个。它是传递信息和爱情的使者,也是婚礼的请柬。只要女方收下了它,就收下了男方的心愿。随后,女方将它送到亲朋好友家,表明:“我家姑娘已订婚了。”
每个圆圆甜甜的小粑粑,代表着男方的企盼,女方的情愿,共同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美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沾益小粑粑,不再是当初麦面、荞面加糖水的简单糅合,也不是小孩拿着在地上滚着玩的“铁饼”,而是配料精致、敢同“金腿”、“银腿”月饼媲美的糕点。
沾益小粑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忧郁,不思茶饭,随行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著名的宣威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烘烤成点心,不料此点心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之味道香甜醇厚,永历帝异常喜爱,品之有味,龙颜顿开。因其用火腿做馅,形状浑圆如砣,厨师便起名“火腿砣”。随后,这种制作方法传到民间,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现在装帧精美、货真价实的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沾益小粑粑订婚的风俗已相传百年了,现在沾益陈方桥、大树屯一带农村男女青年订婚依然沿续此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