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扎染是大理白族和彝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主产地在大理市和巍山彝族自治县。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县城、大仓、庙街等地制作。
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染色技术之一,与蜡染和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术。扎染曾一度较为兴盛,技术成熟,花色繁多,很多地区都生产使用。唐朝尤为兴盛,后来由于历史原因,扎染濒临绝迹。现在扎染除了在印度、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保留外,仅在中国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仍旧保留使用,同时尤其以大理周城的扎染最为有名。
大理扎染全靠手工制作,经过手工绘图、扎缝、染漂、扎花、碾平等工序制而成。大理的扎染在制作过程中倾注了民间艺人的艺术匠心,每一件扎染品也就是一幅生动的美术作品。特别是大理周城生产的扎染布与其它扎染布在图案上有很大的区别,一般的扎染图案多以不规则图案以及其他简单几何图形组成,而周城扎染的图案则取材于常见的动植物形象,如蜜蜂、蝴蝶、梅花、鸟虫以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百兽等。蓝底白花图案产生自然晕纹,青里带翠,凝重素雅,形象生动,布局丰满。构图严谨,多为贰方、肆方连续的纹样在色彩上,周城扎染比一般的扎染更加绚丽多彩,丰富多样,越洗越明晰、鲜艳。